現在城市廢水、黑水的情況越來越多,下面就跟
在線水質分析儀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工作背景是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人類文明與城市文明產生及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人居環境要的組成部分。城市建成區范圍內流經的河流、湖泊以及其他景觀水體,承載著提供水資源、發揮生態效應、承載城市生活等多種功能。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劇增大,廢水排放量與處理能力的矛盾問題凸顯,導致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城市河道,引起水質惡化,甚至出現黑臭現象。城市黑臭水體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也是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水環境問題。
2015年4月,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0 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 10%以內,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 體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標。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已經成為地方各級人民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內容。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9月住房城鄉、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戰實施方案》,制定了全國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并明確指出 “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到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我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不僅任務繁重,治理時間也很緊迫。

二、什么是城市黑臭水體,是如何分級的?
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黑臭水體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城市黑臭水體分級的評價指標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還原電位(ORP)和氨氮(NH3-N)。注:*水深不足25cm時,該指標按水深的40%取值
三、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和完成情況如何?
截至2017年底,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100個,其中輕度黑臭的有1390個,占66.2%,重度黑臭的有710個,占33.8%。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以來,各地按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要求,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黑臭水體治理取得積極進展,但部分城市整治進展滯后,治理任務十分繁重。截至2019年底,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共有黑臭水體2899個,消除數量2513個,消除比例86.7%。其中,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有黑臭水體1063個,消除數量1023個,消除比例96.2%;259個其他地級城市有黑臭水體1836個,消除數量1490個,消除比例81.2%。全國共有57個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于80%。
截至2019年底,長江經濟帶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有黑臭水體1372個,消除87.0%,其中12個重點城市消除95.6%,其他地級城市消除84.3%。黃河流域4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有黑臭水體253個,消除88.5%。

四、整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一是控源截污不到位。主要存在城鎮污水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存在排污口、截流的污水未經處理異地排放、雨污合流等問題。
二是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處置措施不到位。黑臭水體河面存在大面積漂浮物,河岸存在大量隨意堆放的垃圾,部分堆放點管理差,垃圾無人清理,雨水沖刷導致垃圾進入河道。
三是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部分黑臭水體存在內源污染問題,重污染底泥沒有得到有效清除,已完成整治的河道依然存在大面積的翻泥現象,清淤底泥隨意堆放,易造成二次污染。